查看原文
其他

一名策展师的学习日记

博展联盟 2023-10-0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谋者文化 Author 谋者大龙



图片来源于安来顺《COVID-19与博物馆传播》


一个星期的密集型的网络直播授课,昨天结束了,在安来顺老师最后的高屋建瓴的《COVID-19与博物馆传播》下结束了连续六天的课程,这六天我像一个上学的学生一样,准时在授课前做好准备,认真的听着每位老师的精彩分享,因为课程安排密集,因为每位老师的分享都倾尽心血,所以收获良多,尤其在这个疫情困扰的当下的想法泛滥的春天,我思来想去还是大着胆子,鼓起勇气写篇作为一个策划师的角度这几天学习下来的感受,也谈谈各位老师分享内容的心得,权当自己的一篇学习日记,以自勉勤励。

安来顺老师的课我听过不止几次了,每次的分享的站位都有国际视野,这点不难理解,这次分享又是一个关于疫情下的博物馆的未来发展和趋势,这点能想到安老师看来疫情期间也是在做着大量的工作和思考,这次分享的内容涉及十分广,从经济、政治、传播等不同角度做了国内、国际不同角度的分析和阐释,也列举了一些经典案例作为未来发展和疫情的一些分析和参考意见,我作为策划师十分受用安老师分析的角度和广度,在理论体系和实例解读上给了我很多有价值的学习角度,我认为博物馆的传播除了传统文化的固有基础上,当下的疫情下,人类面临这种灾难时,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传播机构,我们能做不仅仅是博物馆的一些基本功能,我们再这个网络信息时代,我们要思考的更多,要有更多维度、更多角度的思考意识,才能真正做到一个合格而优秀的策划师。


图片来源于陈同乐《讲故事的人》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陈同乐老师的《讲故事的人》,这可能是因为陈老师的制作精美的PPT,诗化的文字语言,还有精彩顿挫的讲述方式更让我容易感染其中,我认识陈老师时间不长,见面不多,但交流不少,无论是在我的社群内,还是私下里的信息交流,我们总能言简意赅的随时就一些想法做一些沟通,且大多数的想法和思路趋向一致。我很敬佩陈老师的谦谦君子般的师者作风,让每一个学习者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的知识,更学到了谦虚谨慎的为师者风范。


今天的分享以前也有听过,也有一些不一样的内容,但对于我策划师角度这次听课,感觉却又有所不同,陈老师喜欢用案例和经典的文字总结去评价和分享感受,这让分享有了美的感受,这对于策划师而言,我觉得策划也应该让自己的思路和语言诗化,这样更能带来分享的情绪感染和不同的感受,我因此又学到了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当然陈老师这种方法并非一日之功就能学成,这需要很好的文字、总结、分析基础,或者说需要多年的积累和强大的功力才能做到那看似云淡风轻的寥寥几言,但这如鸿毛般的几言却能犹如一股气流涌入人心,直至震撼心灵,这就是功力吧,我要好好学习。


图片来源于刘超英

《博物馆与展览设计公司沟通要点》


刘超英老师的课是我第一次听到这种角度的分享《博物馆与展览设计公司沟通要点》,作为文博行业的行政管理领导,站在博物馆、陈列公司之外的第三者角度去分析阐释其二者沟通的要点,这也是用心良苦了,这是操碎了心的刘妈妈啊,我是在一次分享会上认识的超英局长,交流不多,但倍感亲切,这次分享的内容其实就是能够体现出刘老师的心,如何做好沟通,这本是博物馆、陈列公司的自己事,刘老师给理论化,方法论了,这对于策划师而言,是个难得总结和提炼,我受益颇深。


图片来源于李黎

《思辨与突破——博物馆展陈实施新模式推导》


李黎老师的分享可谓是这次课程里的热点了,他因为疫情,远在国外,虽然人在国外,但心系国家文博行业,他的课件《思辨与突破——博物馆展陈实施新模式推导》从国外到国内、从优秀到问题、有体制到规范等等,广度之深,逻辑之缜密,思维之全面都是做了大量的准备的,尤其在各个篇章内引入了大量的行业人员的一些想法、总结、思考,这让李老师的分享尤其的有热议效应,我也有幸被李老师看中了两篇公众号文章《博物馆基本陈列的雷同现象》、《解构和重构在陈列设计中的应用》,并引用了一些想法和思路,当然被点名的除了我还有宋向光老师、张会会老师、罗代全老师等等很多想法的汇集,这让这次分享的线上交流热闹非凡,这也让我吸收了不少粉丝,当然作为策划师我觉得跟李黎老师学到的是思考后的突破,或者是当下问题分析后的应对策略,这不仅仅是一个思考的方向,更是一种作为文博行业人的一种责任和使命,李黎老师无疑是这次吸收大量粉丝的分享成功者,更是在思维角度、行业现状直面面对且能发出声音的老师,我们文博行业发展尚处于年轻的起步阶段,问题与成绩一定是并行和同步的,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一样,成长的速度越快越要关注这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产生问题,并勇敢直面问题,并能够敢于发出声音,发出真实的声音,这才是我作为一个策划师应该学习和做到的责任和使命,这是真正的行业良心和发展使命,我愿意为此去尝试可能的粉身碎骨,我做好了准备。


图片来源于陆建松《如何强化展览工程控制与监理》


《如何强化展览工程控制与监理》是陆建松老师的分享课题,这个分享角度也是我之前从来没有学过,甚至没有想过的角度,这么多年来的工作,监理工作的属性和专业一直被我所诟病,甚至多年以来我觉得监理就是为了工程项目的标准化流程控制下的一个机构节点,没有不行,有了其实也对与博物馆的专业陈列助力不大,甚至有时项目的监理却是项目开展的桎梏和障碍,这次陆老师也从问题出发,从建议和希望去总结观点,抛出看法,我觉得真的让我大开脑洞,课下我也加了陆老师的微信,并交流和沟通关于项目管理艺术总监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我仰慕陆老师很多年,从入行开始十几年了,没想到陆老师如此平和亲切,而且从我从来没有设想的角度给了文博行业一个如此建设性的想法和意见,这无疑又是一个文博行业的良心和责任。作为策划师我没有想那么多,我没有学习到陆老师的大纲编写方面的一些知识是有点遗憾的,希望以后能够有机会学习到陆老师的大纲编写的一些知识,这是我入行以来一个夙愿梦想!


图片来源于李明斌《多类型展览的策划与实践》


其他几位老师的分享也是各有特色,像胡晓云老师的《纪念馆的改造和提升》讲述了上海“红色一公里”的前世今生,从纪念馆类型角度与文保单位的展览方式如何结合,阐述了独到的思路和想法。黄雪寅老师《一眼千年的穿越——谈博物馆藏品与展览的因与果》从博物馆的藏品角度分享收藏、保护、研究、展示等不同的知识和案例介绍,黄老师的分享专业而冷静,清晰而明确。李明斌老师从几个经典的案例分析阐述《多类型展览的策划与实践》这对于我这个策划师而言是解渴又通透的学习过程,案例介绍和理论结合无疑是这方面学习的最好方式,那案例的一张张图片和精彩的点评分析让我学到了很多优秀的方法和技巧。吴宏堂老师的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的案例分享《基本陈列策划与实施的关键在于创新》生动有趣,抑扬顿挫,吴老师以现身说法一样的分享着长江文明馆的建设过程,这像解密一样在分享着这个艰难而又幸福的过程,我已经产生浓厚的参观欲望,武汉疫情稳定后我一定要前往长江文明馆,做一次深入彻底的博物馆测评,敬请大家期待啊。吴诗中老师的分享《设计中的故事-博物馆陈列艺术叙事性》从叙事性的理论到非常多的案例分析,从场景到多媒体应用,从展陈效果到故事呈现,真实多维度、多角度分析论述叙事性理论,这个分享精彩纷呈、亮点频频,是个难得课下温习的学习内容。


周士琦

《跨时空的历史文化再现—中国博物馆陈列艺术60年》


最后必须要单独说说周士琦老师《皇家园林•古建•展示空间——颐和园澹宁堂宫廷家具展览构想》的短暂分享,八十八高龄的周老,精神矍铄、神采依旧,十二年前第一次见周老还是在他家里,这次云端学习看到周老头发已经全都白了,但思路、想法、表达依然清晰,我感到十分荣幸,虽然远在云端的千里之外,但依然能感到文博行业的领路人的那种精神和态度,分享的内容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让我感动的是周老一个国内文博行业起点式的专家老师,依然还在关心着文博行业,我感到倍感荣幸,周老还在分享后半程里做了简短的问题回答,实在是难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习笔记写到这里,似乎都是赞美,这有点不像我的风格,我的文字如果只剩下赞美和表扬了,那文字就是没有价值和意义了,针对这次学习,虽然是免费的学习分享,但对我来说收获恐怕要不低于北大学习的经历和感受,当然对于学习体量来说无法与北大研修班一年期课程的知识体量的丰富,但就学习的精度和深度我觉得可以与北大比肩。但这类培训学多了,听多了,我发现两个问题,这也是这次做学习笔记的一个原因。


问题一就是我觉得这类分享学习的广度是有了,可是学习的深度和系统性还是觉得有待提升,学习对于我来说,蜻蜓点水似的点到即止,有点浅尝辄止的不痛快,我真诚的希望培训主办方能够做点更系统、更深入的一些培训,真正让这类培训能够成为学习者的提升渠道,这值得思考。问题二就是现在的培训多是以专家、老师、领导等权威人士的培训、分享,当然这里也不缺一些像陈同乐、李黎老师这样的优秀的实际工作践行者,但大多数的培训老师都是以理论大于实践的在做一些分享,这分享有价值但缺少一些针对行业新人的培训目的,听课的人不一定有用,有用的人不一定有时间听,即使听了也不一定能助力于实践和应用,我想这个培训后的价值与延伸是否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总之这周的学习我的收益是大于这些问题的,这权依赖于我的学习方法和多年的经验基础,但对于这次学习的线上的几万人真正有多少不是为了蹭个热闹而是真正去为了学习且能够有所收获呢?


学习不是一种负担和压力,他是一种可以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的习惯!

大龙写于2020年4月26日于虬溪绿园




·END·

作  者| 孙  龙

转  自| 谋者文化

排  版| 王  鑫


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博展联盟观点或立场。本文仅用作交流学习使用,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文章发表后的30日内与博展联盟联系。



往期回顾



全球最具创意的抗疫海报和杂志封面 | 一张好的海报,胜过千言万语

人与影像的交互连接,多媒体互动系统的时候神奇体验

博物馆精品案例推荐:物理、情感维度的谱写,重庆工业博物馆钢魂馆中的民族精神


“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